养生食谱
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地址:赤峰市桥北物流园区 阳路999

电话:13683011929  18648132108

            

新闻中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怕血脂高,吃鸡蛋要不要吃蛋黄?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10-27 10:14:49  点击:314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特别强调了生活方式的干预,尤其是饮食和锻炼降血脂。《指南》建议每日摄入胆固醇小于300毫克,而美国的营养指南取消了这一条。那么,胆固醇,吃还是不吃?有人都认为蛋黄会增加胆固醇,吃鸡蛋要不要吃蛋黄?为什么有的人不吃胆固醇,血里的胆固醇还会高?听一听有关专家是怎么回答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陆国平:“我的回答是可以吃鸡蛋,包括蛋黄。”这是因为,关于饮食胆固醇跟血胆固醇的关系有这么几点可能需要我们认识。第一,总体上来看,如果我们摄入的胆固醇增加,血胆固醇也会相应增高,但是膳食里的胆固醇,对血液胆固醇形成影响很小。第二,人体对饮食胆固醇的反应有两种类型,大约有50%的人,如果饮食胆固醇增加,血胆固醇就增加。还有50%的人,饮食胆固醇增加,血胆固醇增加的可能性不大。第三,饮食胆固醇跟血胆固醇有个天花板效应,当你吃到一定程度以后,比如说你每天吃三个鸡蛋,四个鸡蛋,吃五个鸡蛋,血胆固醇就不再升高。最后还一点非常重要,在饮食胆固醇跟血胆固醇的关系中,饱和脂肪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荤油,比如猪油、牛油、羊油等。因为很多的胆固醇融合在油里面。所以相对来说,饱和脂肪升高血胆固醇的作用更强于饮食胆固醇的摄入。第四,美国在2015年的营养指南里取消了胆固醇每天摄入量小于300毫克。主要是基于美国人现在的饮食每天的胆固醇已经小于300毫克了,再推荐小于300就多此一举。

为什么有的人不吃胆固醇,血里的胆固醇还会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流行病研究室主任赵冬认为,我们首先关注的应该是血胆固醇。血胆固醇如果增高的话,发生粥样硬化心血管病的概率就会增加。血里的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自己合成的,人体除了神经细胞和红细胞不能合成胆固醇,其他的细胞都能合成胆固醇,其中肝脏是产生胆固醇最多的,胆固醇也是通过胆汁排出去。人体其他营养素在体内自动合成的胆固醇,远比直接吃进去的胆固醇要多得多,所以我们吃的馒头也能成为胆固醇。我们人体中那些有害的胆固醇,其实是人体自身,特别是到了成年以后自己合成的,肝脏合成的。有的时候吃进来的胆固醇多,跟合成胆固醇有互相抑制的关系,摄入的胆固醇反而会抑制人体自身合成胆固醇。所以越少吃胆固醇对很多人而言,反而有可能造成体内合成更多,这是非常复杂的关系。美国的指南和中国的指南不去特别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完全不吃胆固醇,吃很多别的东西,血里的胆固醇还会高,而如果吃了有可能反而会内源性地抑制胆固醇的合成。第二,我们目前其实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说,到底应该体外摄入多少胆固醇就能够有效的降低体内血胆固醇。因为这两个原因,所以指南上是不能完全不吃胆固醇。

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副主任李建军认为,我们人体胆固醇的70%是人体合成的,30%是来自于外援性的。如果已经有心血管疾病了,我还是建议胆固醇要适当,要减少摄入。胆固醇有植物胆固醇和动物胆固醇的区别,植物胆固醇吸收能力是5%左右,动物胆固醇吸收能力是50%以上,西方人植物胆固醇吸收比较多,抑制了动物的胆固醇。基于上面几位专家共同认可的原因,所以我们的指南取消了“不限制胆固醇摄入”这一条。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润霖院士认为,《指南》还是限制了每天的胆固醇,建议每日摄入胆固醇小于300毫克,我建议已经胆固醇升高的病人还是少吃。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二科主任叶平认为,我觉得鸡蛋是可以吃的,《指南》非常重要的亮点就是强调生活方式的干预,特别是对饮食的控制,因为我们现在肥胖人数在增加,血脂代谢异常发生率在升高。尽管说饮食中的胆固醇对整体的人体的胆固醇有自身调节能力,但如果胆固醇渗入,特别是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胆固醇水平会增加。所以对于那些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要建议少摄入胆固醇,所以这个问题,鸡蛋是可以吃的,但是我觉得有了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的病人确实要限制。

如何用健康的生活方式降血脂

专家认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策略。

血脂异常明显受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影响,饮食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善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措施。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心脏健康饮食、规律运动、远离烟草和保持理想体重。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种最佳成本/效益比和风险/获益比的治疗措施。

无论是否选择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和总能量需要的基础上,当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总量超过规定上限时,应该用不饱和脂肪酸来替代。建议每日摄入胆固醇小于300mg,尤其是已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或高危人群,摄入脂肪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30%。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更应尽可能减少每日摄入脂肪总量,每日烹调油应少于30g。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

建议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选择使用富含膳食纤维和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每日饮食应包含25~40g膳食纤维(其中7~13g为水溶性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摄入以谷类、薯类和全谷物为主,其中添加糖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对于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者要求比例更低)。

建议每周5~7天、每次30min中等强度代谢运动。有心脑血管病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身体活动。

高危病人如何用药物降血脂

《指南》认为,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度为依据,采取不同强度干预措施是血脂异常防治的核心策略。

危险评估应按推荐的流程进行;对年龄低于55岁人群应关注心血管病余生危险。根据个体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将降低LDL-C水平作为防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危险的首要干预靶点。

调脂治疗需设定目标值:

(1)极高危者LDL-C<1.8mmol/L;

(2)高危者LDL-C<2.6mmol/L;

(3)中危和低危者LDL-C<3.4mmol/L。

(4)LDL-C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LDL-C至少降低50%。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在目标值以内者,LDL-C仍应降低30%左右。

临床调脂达标,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固醇水平不能达标,与其他调脂药物联合使用。注意观察调脂药物的不良反应。

他汀可在任何时间段每天服用1次,但在晚上服用时LDL-C降低幅度可稍有增多。他汀应用取得预期疗效后应继续长期应用,如能耐受应避免停用。有研究提示,停用他汀有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如果应用他汀类后发生不良反应,可采用换用另一种他汀、减少剂量、隔日服用。或换用非他汀类调脂药等方法处理。

 

上一页:红皮鸡蛋VS白皮鸡蛋哪种更营养?
下一页:鸡蛋是补脑黄金 大脑最爱5种滋补食物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公告 | 产品中心 | 招商加盟 | 市场活动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内蒙古华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18104215777 赤峰电话:18648132108    销售热线:1368301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