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可以算是宝宝食物中最常见的食材了,聊起鸡蛋的做法,可谓五花八门:煮蛋、炒蛋、煎蛋、皮蛋……但是,关于鸡蛋该怎么给宝宝吃,又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错误的吃法甚至还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关于宝宝吃鸡蛋的那些小困惑。
吃生鸡蛋营养更佳?溏心蛋更好?
NO!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流传出一种鸡蛋生吃更有营养的言论。于是,台湾一对父母在吃火锅时,蘸料中加入了一颗生鸡蛋。
这对粗心的父母将沾了生蛋液的涮肉给孩子吃,致其感染沙门氏菌,引发败血症。致3岁宝宝连续3天高烧39度,用抗生素治疗了14天才脱险!
事实证明,吃生鸡蛋是非常危险的,鸡蛋容易受到沙门氏菌污染,大人由于身体免疫力强,吃生蛋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宝宝吃了没有煮透的鸡蛋有可能会引起胃肠炎、伤寒、败血症等多种疾病,对身体伤害很大,得不偿失。
一定要注意,把食材煮熟、煮透是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基本要求。所以不要给宝宝吃生鸡蛋,半熟的溏心蛋也不可以哦!
吃蛋只吃最有营养的白煮蛋?
NO!
鸡蛋的烹饪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蒸、煮、煎、炒都可以做出不同风味。
其实,无论是白煮蛋、煎蛋、蛋羹、炒蛋都是非常营养的,对于健康宝宝来说,不同烹饪方式导致鸡蛋营养成分的流失也只是相对而言。
对于刚刚添加辅食的宝宝来说,蛋羹无疑是最适合的。
但如果宝宝吃厌了,妈妈自然可以更换其他烹饪方式,保证完成每天一个蛋的小目标。
但需要妈妈们注意的是,鸡蛋烹饪不当会影响其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即使是营养价值最高的白煮蛋,煮得时间过久,也会导致其中蛋白质过分凝固,影响营养价值。
另外,鸡蛋如果要煎着吃,煎得时间过长、火候过大,都会导致鸡蛋太“老”,既影响口感又影响消化。
宝宝吃鸡蛋越多越好?
NO!
恰恰由于鸡蛋营养丰富,很多父母便自作聪明的认定,孩子吃鸡蛋越多,身体越健康。
可事实并非如此,小宝宝身体尚未发育成熟,让他们不节制的吃鸡蛋,一方面容易引发消化不良,另一方面,鸡蛋蛋白中含有一种抗生物素蛋白,在肠道中与生物素结合后,能阻止吸收,易于引发小儿维生素缺乏症,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专家指出:小宝宝一天吃1~2颗鸡蛋,吸收好,营养最佳。
鹌鹑蛋能不能代替鸡蛋?
YES!
鹌鹑蛋可以代替鸡蛋,因为鹌鹑蛋和鸡蛋的营养差不多,宝妈也可以用鹌鹑蛋黄代替鸡蛋黄,用量相差不多即可。
不过一定要记住,不管是鸡蛋黄还是鹌鹑蛋黄,最好都要刚煮熟的,因为放置时间长的蛋黄容易受细菌污染而变质。
感冒、发烧时,能不能吃鸡蛋?
YES!
民间流传一种说法,感冒发烧时不能吃鸡蛋,因为鸡蛋属于“发物”,不利于疾病恢复。
其实,“发物”一词在现代营养学里并没有相应的定义。
鸡蛋属于优质蛋白食物,消化率、吸收率非都常高,相对于其他禽畜肉,鸡蛋中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利用。
宝宝生病期间尤其需要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如果宝宝胃口还可以,能吃得下东西,鸡蛋仍是不错的营养来源。
当然,宝宝感冒发烧时首先要多喝水,保证液体摄入充足。
宝宝生病时,就不要再给他吃煎炒的鸡蛋了,要吃鸡蛋的话,可以选择比较好消化的烹饪方式,比如做成蛋花汤、蛋羹、白煮蛋等形式。
隔夜的白煮蛋还能给宝宝吃吗?
最好不要!
隔夜的白煮蛋能不能给宝宝吃?网上各种「科普文章」的说法不一。
从安全的角度来看,只要将煮熟、并且熟透的水煮蛋保存在冰箱里,即使隔了一夜,也是可以吃的。
但从营养的角度出发,建议不要给孩子吃隔夜的水煮蛋。同时,隔夜水煮的口感不如现煮鸡蛋来得好,风味也有一些差异。
另外,如何加热隔夜水煮蛋也是个问题,用微波炉吧容易“炸蛋”,放水里再煮一下吧又容易“老”,费时费力,倒不如吃现煮的“新鲜鸡蛋”。

蛋黄比蛋清更有营养?
NO!
其实蛋清和蛋黄都非常有营养,蛋黄很容易消化,营养也很丰富,所含的营养几乎都可以被宝宝的身体吸收、利用。蛋黄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对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和脑部发育都很有帮助。
而蛋清中富含多种宝宝身体所需的蛋白质,非常有利于宝宝的成长发育。
所以宝妈们要注意:1岁以后的宝宝,尽量不要让TA养成挑食的习惯,吃整个鸡蛋才能营养成分全面吸收哦!
鸡蛋和豆浆搭配吃更好?
NO!
很多妈妈习惯于早上喝豆浆时吃个鸡蛋,或是把鸡蛋打在豆浆里煮,喂给宝宝吃,觉得这样更有营养,其实这并没有科学依据。
豆浆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强的滋补作用。但其中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酶,与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反而降低了二者的营养价值。
所以将鸡蛋混着豆浆吃,并不见得很划算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