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一个鸡蛋重约50.0克,含蛋白质7.0克、脂肪6.0克、产生热能82千卡。鸡蛋中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极高。
鸡蛋虽好,但在吃的数量上还得讲究科学,“鸡蛋有营养,多吃补身体”。其实不然,吃得太多,会给身体带来不好的一面。

鸡蛋分为蛋白和蛋黄两种,但是蛋黄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吃蛋黄过多,会造成血胆固醇含量过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以产妇为例,一个蛋黄约含胆固醇250毫克,10个蛋黄约含2500毫克胆固醇。这个量,是正常摄入量的近10倍。加之,蛋黄中富含的脂肪属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必然会使血清胆固醇急剧上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

其次,多吃鸡蛋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多吃鸡蛋还会造成体内营养素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健康。我们的日常膳食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合理的平衡膳食,要求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并要求各种营养素在膳食中都应有适当的比例。因为,各种营养素在体内是互相协调、互相制约而发挥作用的。这样,身体才能正常发育和保持健康。科学研究表明,不论哪一种食物,无论它的营养价值多高,也不可能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

另外,需要注意长期食用一种食物,会使某些营养素过剩,而导致另一些营养素缺乏。鸡蛋也不例外,鸡蛋本身也不能供给人体所需的全部营素,比如,它本身不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含量也几乎是零。因此,过多吃鸡蛋,必然会使其他食物摄入量相对减少,使摄入的各种营养素不衡。天长日久,容易造成由于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剩而引起相关疾病。 |